影咖屋讯 好消息,吊了观( guān)众大半年胃口的日影《怪( guài)物》,终于释出。
导演是枝裕( yù)和与编剧坂元裕二(《东京( jīng)爱情故事》《四重奏》)首次合( hé)作,就给戛纳带来了一点( diǎn)小震撼,坂元拿下主竞赛( sài)单元最佳编剧,影片获得( dé)长片酷儿棕榈奖。

女主演( yǎn)安藤樱,影视两开花的实( shí)力演员,曾在《小偷家族》中( zhōng)奉献年度哭戏,去年初的( de)日剧《重启人生》又再次为( wèi)她打开知名度。
巧的是,这( zhè)回的《怪物》中,竟然有不少( shǎo)让人联想起“重启人生”的( de)call back:

配乐坂本龙一,在教授收( shōu)到合作邀约时,他的身体( tǐ)状态就已经不是很好,但( dàn)还是抱着对影片的兴趣( qù),尽力创作了两首乐曲,亦( yì)是他的遗作。
总之,全是“不( bù)得不看”的理由,网络讨论( lùn)度拉满。
但在正文开始前( qián),需要为想看这部电影的( de)观众做个剧透预警:
因为( wèi),在一无所知的状态下观( guān)影,才是打开《怪物》的最佳( jiā)方式。
走入镜头、剧本、视角( jiǎo)共同创造的叙事迷宫,牵( qiān)引出藏在我们心中的“怪( guài)物”。
谁是怪物?
“是枝裕和怎( zěn)么开始拍悬疑片了?”,这大( dà)概是电影前半部分给人( rén)带来的第一印象。
单亲妈( mā)妈早织,独自抚养着儿子( zi)麦野凑。
在早织看来,儿子( zi)的校园生活似乎危机四( sì)伏——他的头发被剪,杯子里( lǐ)出现异物,运动鞋也只剩( shèng)下一只。

凑自身精神状态( tài)也逐渐不稳定,会大半夜( yè)跑出门去,突然从车上跳( tiào)下来。
早织对此疑惑而心( xīn)痛,凑却说自己的脑子变( biàn)成了“猪脑子”,并说这是保( bǎo)利老师对他说的话。
屏幕( mù)前的我们和早织一同断( duàn)定:毫无疑问,凑遭遇了校( xiào)园暴力,甚至老师也参与( yǔ)其中。恨不得立马冲到学( xué)校维权。
到了学校后,更是( shì)气不打一处来。
校长召集( jí)了一些校方管理层及保( bǎo)利老师,与早织会面。
二话( huà)不说,他们直接在早织面( miàn)前上演“鞠躬谢罪”的日式( shì)标准流程,保利老师还语( yǔ)焉不详地说这是场误会( huì)。

当然,早织对此表达了异( yì)议与不满,校长却如被输( shū)入了指令的机器人,看得( dé)人毛骨悚然——套着人皮的( de)外套,却只会重复着无机( jī)质、无感情的统一官话,带( dài)来满满的“恐怖谷效应”,Chatgpt都( dōu)比她更有人情味。
之后,事( shì)件重演,保利老师未被停( tíng)职,凑遭遇的校园暴力似( shì)乎并未停止,忍无可忍的( de)早织终于在麻木的校长( zhǎng)面前爆发:
“我是在跟人类( lèi)对话吗?”
自此,影片似乎是( shì)想通过这起校园暴力,控( kòng)诉掌权者“权权相护”下的( de)结构性暴力,挖出隐藏在( zài)僵化教育系统下的“怪物( wù)”。
然而,话锋一转,保利老师( shī)终于爆发出他作为“人”的( de)一面,一字一句地说着:“你( nǐ)的儿子,麦野凑霸凌星川( chuān)依里。”
早织虽然喃喃着不( bù)相信,但心中却也埋下了( le)不安的种子,跑到星川依( yī)里家求证核实。
没想到的( de)是,星川却再次证明了保( bǎo)利老师才是施暴者,终于( yú),保利老师在重压之下承( chéng)认了自己的行为,引咎辞( cí)职。
然而,事情并未好转,在( zài)一个暴风雨的清晨,凑和( hé)星川,两个孩子同时消失( shī)了。

正当我们想要继续跟( gēn)随早织的视角探寻真相( xiāng)时,这一幕的故事戛然而( ér)止,转为了罗生门的多重( zhòng)叙事结构。
纯真的谜底
第( dì)二重视角由保利老师展( zhǎn)开。
很快就能看出,他是个( gè)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晚上( shàng)在路上遇到到学生,会提( tí)醒他们早点回家,一直担( dān)心他们有没有平安到家( jiā)。

在他眼中,麦野凑才是那( nà)个谎话连篇的“怪物孩子( zi)”,早织妈妈则是一个由于( yú)单亲而过度保护孩子的( de)“怪物家长”,自己不幸因两( liǎng)人失去了事业与所有人( rén)际关系。
麦野凑会情绪失( shī)控,在教室里乱摔东西,会( huì)把同学星川依里关到厕( cè)所里,或是与他斗殴。
更恐( kǒng)怖的是,据别的同学说,他( tā)还会虐杀小猫。
观众的心( xīn)里又浮现出一个推测,这( zhè)是一个“恶童”引起的故事( shì),就像电影《狩猎》所说的,为( wèi)的是揭露儿童心中那股( gǔ)天真的、毫无来由的邪恶( è)。

妈妈与老师的视角下,镜( jìng)头像是故意而为一般,不( bù)断放大着我们心中不好( hǎo)的猜测。
比如早织去星川( chuān)家时,星川的几个眼神特( tè)写镜头让空气紧张地快( kuài)要凝固,仿佛暗示着他也( yě)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 mì)密。
所以,当第三层叙事徐( xú)徐展开时,才会发现谜底( dǐ)竟与我们想象的截然相( xiāng)反。
就像是枝裕和所说:“当( dāng)人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 de)事情,并拒绝去理解的时( shí)候,怪物就诞生了。”——原来,凑( còu)与星川并非霸凌的关系( xì),反而是相当亲密的一对( duì)“朋友”。在星川的作文中,还( hái)将两人的名字藏在了其( qí)中。
而正因为两人的亲密( mì),使得周遭的大人与孩子( zi)视两人为“怪物”。
星川身材( cái)娇小,性情温柔,能认得出( chū)每一种花的名字,喜欢刻( kè)板印象中“女孩子气”的东( dōng)西,因此被父亲认为是“猪( zhū)脑子”,甚至被班上的男孩( hái)们霸凌。
凑一边被星川吸( xī)引,生出青涩的好感,但一( yī)边又害怕招来其他同学( xué)们的嘲弄,但他最怕自己( jǐ)也被星川感染成“猪脑子( zi)”,为此,他还剪掉了那缕被( bèi)星川触摸到的头发。
为了( le)逃离旁人的审判与偏见( jiàn),两人做出了一同“逃跑”的( de)约定,突然消失。

跟随两个( gè)孩子的视角,前面所有的( de)谜题都得到了收束。
坂元( yuán)裕二没有回应大家的期( qī)待,按照悬疑片的套路,在( zài)结尾设置一个撑得起全( quán)片的大阴谋。
反而是一个( gè)纯真的、如梦似幻的谜底( dǐ),反衬出旁人的恶意与成( chéng)见,仿佛连观众的先入为( wèi)主也成为了恶意的一环( huán)。
有些时候,这种“恶意”并不( bù)显著,但也会在无形中伤( shāng)人——比如,妈妈教育凑,要像( xiàng)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
保( bǎo)利老师并非恶人,但也是( shì)个崇尚男孩子就要有阳( yáng)刚气的社会男性。
第三幕( mù),是枝裕和调教小演员的( de)能力得到极佳的呈现,两( liǎng)位小演员在这部银幕长( zhǎng)片首作中的表现也叫人( rén)心碎且动容,很多表演都( dōu)是即兴而为。
秘密小天地( dì)里,凑与星川的每次互动( dòng)都缠绕着悲伤而纯粹的( de)爱意,仿佛将我们拉入一( yī)个乌托邦童话中。
只不过( guò),童话并不存在,他们也注( zhù)定要并肩逃亡,寻找“重生( shēng)”的机会,只想不再被视为( wèi)怪物。
叙事电影
值得注意( yì)的是,为了达成“观众的反( fǎn)应也是叙事一部分”的效( xiào)果,编剧坂元裕二运用了( le)一些讨巧的障眼法,围绕( rào)着真相绕了些弯,细思后( hòu),并禁不起推敲。
比如贯穿( chuān)全片、谜语人属性拉满的( de)“猪脑子”,其实是指不被男( nán)子气概认可的边缘人,好( hǎo)比星川的“女性化气质”,男( nán)孩之间的过分亲密、懵懂( dǒng)的怦然心动。

还有一些剧( jù)情细节,甚至是枝裕和都( dōu)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发( fā)生这种情况”,虽然删去了( le)很多部分,不过他还是保( bǎo)留了一些“虽然不明白,但( dàn)我认为绝对必要”的场景( jǐng)。
比如第一幕中,早织出去( qù)买东西,凑正好要捡起掉( diào)在地上的橡皮,然后他保( bǎo)持着捡橡皮的动作直到( dào)早织回到家。
另一幕则是( shì)校长在超市中,故意绊倒( dào)一个吵闹的“熊孩子”。
前者( zhě)加强了早织视角中对孩( hái)子的担忧,后者令校长的( de)人物形象有更多值得深( shēn)究的地方,但却多少显得( dé)有些刻意,似乎在告诉观( guān)众:这里有点东西,快来做( zuò)阅读理解。
由此似乎也能( néng)看出,《怪物》是一部叙事先( xiān)行的作品,编剧的存在感( gǎn)尤为强烈,所有人物也都( dōu)在为了最后的谜底服务( wù)。
而是枝裕和之前自编自( zì)导的影片,总是把人物放( fàng)在故事之前,纪录片导演( yǎn)出身的他,觉得“有人在的( de)地方才能让故事转动起( qǐ)来,喜欢拍摄自然生活的( de)片段。”
看得出来,他崇尚的( de)是侯孝贤式的对日常生( shēng)活真实性的追求,舍去戏( xì)剧冲突,让观众沉浸到生( shēng)活本身。

纵观是枝裕和过( guò)往的作品,也都遵循着这( zhè)一创作理念,即使是悲痛( tòng)的哀鸣,也藏匿在不动声( shēng)色中。
比如捧出14岁戛纳影( yǐng)帝的《无人知晓》,亦是导演( yǎn)奠定自我风格的重要作( zuò)品,他往后的很多创作,都( dōu)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影( yǐng)子。
影片改编自真实案件( jiàn),讲述四个被母亲抛弃的( de)孩子,如何艰难活下去的( de)故事。
其中包含着尖锐的( de)社会议题与悲剧性死亡( wáng),但导演却选择用举重若( ruò)轻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剧( jù)本中甚至没有大声的争( zhēng)吵与愤恨的泪水。

悲伤的( de)种种,很快就被夏季的蝉( chán)鸣所掩盖,然而越是轻描( miáo)淡写,越是留下悠长的回( huí)响。
是枝总能在叙事中精( jīng)准捕捉到动人的情感细( xì)节,在《怪物》中当然也有许( xǔ)多生活化、克制的处理,带( dài)来动人的触感——
比如星川( chuān)的鞋子被同学扔了后,凑( còu)把自己的一只鞋分给他( tā),两人蹦蹦跳跳、一路笑着( zhe)闹着回家,用孩子的无邪( xié)反衬霸凌的残忍。
对比之( zhī)下,回望《怪物》的三段式结( jié)构与其中的逻辑,对于熟( shú)悉并喜爱是枝裕和的观( guān)众来说,《怪物》的设计感还( hái)是略重。
不过,《怪物》是是枝( zhī)与坂元的第一次合作,风( fēng)格之间的磨合是必然的( de)。
想起是枝裕和在韩国拍( pāi)出了水土不服的《掮客》,还( hái)是期待着两位日本大佬( lǎo)的再次合作吧。
作者: 克洛( luò)里